认真抓好“引”“育”“用” 全力推进山西财政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
山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武志远
近年来,山西省财政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财政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人才引领事业发展的理念,有的放矢加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财政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聚水浚源,在“引”字上做文章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首要任务是识才、引才。山西财政遵循累积量变、激发质变的规律,多渠道、多方式、多领域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扩大全省财政人才队伍储备规模。
一是做好“刚性”引才。着眼财政事业可持续发展、财政干部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等刚性需要,在人员编制范围内,有计划地持续做好干部人才招录招聘工作,重点抓好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调工作,选调生占公务员总数的10%,全厅年轻干部人才数量比例有序递增,干部人才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学历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加强“柔性”聚才。积极落实山西“省校合作”人才政策,广泛向全国高校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积极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组织大学生了解山西省情、参与财政工作,鼓励大学生多角度宣传山西、推介山西,吸引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山西、建设山西。
三是建好“1+16”模式人才库和5个专家工作室。设立了以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库为核心的,涵盖财政宏观研究、预算、资产、税政、债务、金融、会计、大数据应用等16个领域的财政人才库,入库系统内外各类人才850余人。首批设立财政政策研究、财税改革研究、财政风险研究、数字财政研究和管理会计等5个专家工作室,聘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省财政厅决策咨询顾问、专家工作室专家牵头人,广泛集聚外部人才服务财政中心工作。
靶向培养,在“育”字上下功夫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关键也在培养。山西财政高度重视干部人才的“挖潜蓄力”,集中开展两大专项行动,着力增强财政系统干部人才以“七种能力”为核心,以“会算账”为基本要求的政治能力和专业化能力。
一是开展干部人才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明确“分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干部教育培训基本原则和思路,紧紧抓住省财政厅中层正职和市县财政局长这个关键少数,连续四年选择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省份和高校,大规模办班轮训,用创新理念引导干部更新观念。连续三年举办全省县级财政局长培训班,用人大代表建议议案答复机制,一对一解答县级财政部门存在的难题和困惑,打通政策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常态化组织专题讲座、网络课堂以及以机关处室为单元的小专题、案例式教学等基本能力培训,重点帮助年轻干部练好“听、说、读、写”基本功,学会算经济账、社会账、生态账,算当前账、短期账、长远账,增强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开展干部人才交流锻炼专项行动。一方面,紧密结合财政部门风险防范,推进建立省属国有金融资本和文化资产出资人穿透式管理机制,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专项工作,集中选派年轻干部到省属金融企业、文化企业、县级财政部门工作锻炼,抽调干部参加巡视督导、入企服务、驻村帮扶、援疆等任务,引导干部在一线岗位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市县财政干部人才到厅机关和专家工作室跟班学习锻炼,参与重点改革任务和重大政策研究,传承财政系统的优良作风,努力形成财政系统不同层级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人才交流培养机制。
各展其长,在“用”字上见实效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做好人才工作的落脚点。山西财政秉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理念,把财政改革发展主战场作为干部人才的“练兵场”,把激励人才建功立业新时代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效应。
一是用好用活专家人才,推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抽调财政人才库专家人才参加预算评审、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法律咨询、会计职称评审等专项任务,形成保障专家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机制。注重多层面、多角度听取专家人才对省级财政经济政策举措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好“外脑”作用。积极邀请财政部专家工作室专家人才为山西进行专题政策解读,帮助财政干部把握政策、理清思路,推动财税政策落实落细。
二是紧密贴合省情,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立足山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引导财政专家工作室贴合省情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目前,已完成“山西财政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策研究”“山西财政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影响及对策研究”“山西省县级财政能力研究”“山西地方财政运行风险及防范研究”“山西财政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山西红色财政发展史研究”等7个方面的课题,努力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来源:《中国财政》)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